【尋味中華丨文博】探秘《南宋紹興府城圖》:揭開千年東方古城的面紗
中新社紹興7月2日電 題:探秘《南宋紹興府城圖》:揭開千年東方古城的面紗
作者 項菁
九座城門環抱,城內水網縱橫、廂坊錯落、地名密布,南宋時期紹興府城面貌躍然紙上……今年6月,《南宋紹興府城圖》一經發布,就掀起了一股“宋韻風”。透過這張古城復原圖,可見一座東方古城的千年密碼。

浙江紹興被譽為“東亞文化之都”,2500多年城址未變,是宋六陵所在地?!敖B興”之名取自公元1131年南宋年號,由南宋第一位皇帝御賜,取“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沿用至今。
“如果說公元前490年越王句(同勾)踐奠定了城址基礎,隋朝越國公楊素奠定了城郭基礎,那么南宋紹興知府汪綱則奠定了城網基礎?!苯B興市文史研究館館長馮建榮近日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說,這也是人們常稱紹興為“宋城”或“南宋古城”的原因。
“南宋不僅讓紹興擁有一個好名字,還留下了一座好城市?!瘪T建榮介紹,《南宋紹興府城圖》由紹興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屠劍虹等結合文獻記載與實地考證,歷時三年繪制而成,并與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越王宮圖》進行佐證,后經業內專家多次論證和完善,才對外發布。
方寸之間,可見南宋對今日紹興的深刻影響。
打開《南宋紹興府城圖》,臥龍山、蕺山等九座小山分布,紹興府城“九山中藏”,西園、沈園等園林點綴。如今的紹興古城內,池水映翠,亭臺樓閣精巧玲瓏,仍能感受到“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處處流淌著宋韻風情。
圖中,縱橫交織的藍色水域十分醒目,110座大小橋梁連接兩岸。而今行走在紹興古城,“小橋流水人家”的水城格局基本未變,尤其是八字橋歷史文化街區,還保留著八字橋、廣寧橋、東雙橋等南宋“印跡”。
穿過古城東面的八字橋直街,三河四路的交叉口便是由一塊塊青石板鋪就的八字橋。橋形如“八”字,由主橋和輔橋構成,四組臺階連接著枕河人家,被人們稱為中國古代“立交橋”。該橋修建于南宋時期,后經多次修繕,現為“世界遺產”中國大運河的組成部分。
不虛此行,是來自南京的“Z世代”攝影愛好者李巧對八字橋的第一感受。她和兩位同伴到訪紹興的第一站就是八字橋,“我們是從社交平臺發現的這個‘網紅打卡點’,古橋很別致,被保護得非常好,周邊還住著大量居民,很江南、很出片”。
據研究人員介紹,在紹興,宋代已經存在并經歷代修繕、延續至今的橋梁有38座,其中6座被中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得益于發達的水陸交通,南宋紹興商貿繁榮。僅看酒市,紹興府城內除了設立都酒務等官營酒業機構外,沿街還開設眾多酒肆,宋代詩人陸游描述為“城中酒壚千百所”。千百年過去,如今的紹興被命名為“中國黃酒之都”,不僅有大量釀酒坊、酒廠,黃酒棒冰、黃酒奶茶等新品也“圈粉”八方來客。
彼時的紹興府城設有會稽縣、山陰縣,交錯的河街將兩縣共劃分為5廂96坊,如富民坊、愛民坊、孝義坊、永福坊等,均含有良好寓意。馮建榮解釋說,廂、坊可以理解為當今的街道、社區,便于古代城市管理,維護了紹興府城穩定、安寧。
中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國家工程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吳志強在該圖發布會上直言,“紹興是‘東方的羅馬’,這張圖把八百多年前的城市脈絡梳理清楚,尤其明確標注了縣、廂、坊三級城市管理體制,這是中國古代城市管理體系中的文明密碼,可以稱作‘中華密碼’?!?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3年11月29日 14:02:17
- 2023年11月29日 13:40:21
- 2023年11月29日 13:12:58
- 2023年11月29日 11:07:40
- 2023年11月29日 09:56:43
- 2023年11月29日 05:42:15
- 2023年11月28日 17:01:11
- 2023年11月28日 15:29:23
- 2023年11月28日 15:27:05
- 2023年11月28日 14: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