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是訪問|力拓集團中國區主席:中國是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器”
文/李曉喻
如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在加速調整。在這一變局中,中國的位置在哪里,外企的機遇又在哪里?
對此,力拓集團首席商務官兼中國區主席白睿明(Alf Barrios)近日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稱,中國是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器”,加強與中國伙伴的聯系和交流至關重要。
加強與中國伙伴的聯系和交流至關重要
作為全球礦業巨頭,力拓深耕中國市場超過半個世紀,是中國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后最早派高管來華的外企之一,也是今年以來高管來華次數較多的外企之一。
“今年年初中國疫情防控政策剛剛調整,我就馬上來到中國,與我們的客戶、供應商、合作伙伴,還有中國員工見面交流?!卑最C髡f,中國是力拓最大的市場和戰略合作伙伴,也是其技術、解決方案和人才的重要來源。如今,中國已貢獻了力拓集團超過一半的營業收入,力拓最大的
-
國是訪問丨GE醫療陳和強:中國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糧倉”
資料圖:江蘇連云港:出口貨運忙。中新社發 耿玉和 攝
文/龐無忌
對于跨國公司而言,持續投資中國的理由是什么?“完善的產業鏈和供應網絡”必定是關鍵因素之一。
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的一份調研顯示,除龐大的市場外,中國最為吸引跨國公司的因素在于完善的產業鏈和相關配套設施(40%)以及基礎設施完善(36%)。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即將在京舉辦,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近日專訪了GE醫療中國供應鏈總經理陳和強。此次采訪中,中國的供應鏈生態圈被反復提及。
陳和強表示,中國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糧倉”,為全球制造業發展持續輸送能量的同時,更在高端醫療制造產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以GE醫療為例,依托在中國的五大基地、六大工廠,已全面構建起京津冀、成渝、長三角、大灣區四大區域供應鏈生態圈,
-
國是訪問 | 生成式人工智能會跟人搶“飯碗”嗎?她們為啥更“危險”?
文/劉亮
一段時間以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屢屢取得突破,受到各界廣泛關注。
寫文案、編代碼、做視頻……ChatGPT展現出的強大生成功能,在驚艷全球的同時,也不禁讓人擔心自己的“飯碗”問題。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類勞動?此輪人工智能浪潮會如何影響未來就業市場?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部門高級經濟學家珍妮·伯格(Janine Berg)近日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并對此進行探討。
“每一次新的技術進步都加劇了人們關于自動化和就業的討論?!闭淠荨げ穹Q,當前關于人工智能和就業市場的討論,讓人想起20世紀初隨著裝配流水線的出現,以及20世紀50-60年代因早期大型計算機的應用而引發的爭論。
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初步展現出類人的創造性,這不僅代表著技術上的突破,更給就業市場帶來新
-
國是訪問|國泰集團行政總裁林紹波:11月份客運運力已達全年預計水平
文/陳昊星
今年以來,航空、旅游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第六屆進博會上,有一張來自香港的“新面孔”——國泰集團。國泰集團行政總裁林紹波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說:“處于重建進程中的國泰,希望能以參加進博會為支點,進一步擴大在內地的‘朋友圈’?!?
在進博會上既要展示也要學習
此次國泰集團展臺占地約2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國泰集團的四大業務范疇,包括尊尚旅游、低成本客運、貨運及生活品味業務,以及國泰在大灣區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最新特色。
林紹波認為,此次國泰參展進博會,既要展示一個新的國泰,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在林紹波看來,進博會作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臺與國泰集團的角色不謀而合。國泰集團就是要通過香港這個關鍵樞紐,助力客流、物流雙向順暢流動,實現“植根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
-
國是訪問|世界能源革命,我們的速度足夠快嗎?
文/龐無忌 王夢瑤
新一輪能源革命席卷全球,從快速增長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到不斷降低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再到逐漸提高的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這一趨勢已勢不可擋。但也有專家擔憂,能源轉型,我們的腳步是不是足夠快?
第六屆進博會期間,畢馬威中國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23》顯示,2022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7.5%,創歷史新高,但化石燃料消費占一次能源的百分比仍然穩定在82%。
如何看待當前的世界能源變革現狀?未來有哪些新的發展空間?中國在其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制圖:侯雨彤
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能源及天然資源行業主管合伙人蔡忠銓在進博會期間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時表示,世界正在發生變化,整體趨勢向好,但仍任重道遠。中國已經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最大貢獻國,中國作為全
-
國是訪問|礦業開發“過氣”了嗎?
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
文/龐無忌 王夢瑤
近些年來,伴隨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礦業的產業地位和影響發生很大變化,不少人認為礦業已成“夕陽產業”。與工業化初期相比,今天的人們似乎已經不再將先進技術和新興產業的出現與“原始”的礦業活動聯系在一起。有的人甚至認為,未來發展已經不需要礦業開發了,事實如何?礦業開發“過氣”了嗎?
本周舉辦的202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人頭攢動的景象似乎提供了另一種答案。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近日專訪了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他認為,礦產資源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礦業是不可替代的,制造不同的工業產品需要不同的礦業原料,對物質基礎的需求永遠不變,改變的只是需求結構。
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
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發